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譚偉豪出眾英文示範

有網友希望我講講譚偉豪的英文,英文不是我強項,但是看完片後,實在是好的教材。

譚先生上載了一段opening remarks到youtube。本來,「疑似」候選人都會做很多動作,吸引選民注意。選民要選一個能代表自己的人,候選人當然要將自己最好一面示人。不過,不知何解,譚先生的想法似乎與眾不同。

今次「出事」的opening remarks (可試譯作歡迎辭),是譚先生在一個資訊保安研討會發表的。



譚先生似乎讀不到n音和r音。廣東話沒有捲脷音,所以很多香港人讀英文時,遇到r音都讀得不好。譚先生便將operations便讀成「o po way 唇 s」;breaks out 變成了「迫s out」;至於n音則更明顯:所有n音都變成了l音,例如 nokia,便讀成了 low-kia;not 變了 lot:know變了low。即使習慣了廣東音的香港人,也聽不到他要說什麼。

當n和r相遇的時候,情況更慘烈:environment 變成了 en-y-lo-ment。「講」者痛苦,聽者受罪。除了n和r,譚先生讀 l 一樣有問題,例如play a part讀了pay a part。如果考會考,譚先生oral這part要合格是沒有希望的了。

當然,這樣好像很不公平,一個人是否口齒伶俐或多或少是天生的。譚先生這樣的口齒,莫說講英文,講廣東話也好不了多少。

他年輕時其實很明智,選讀了電子工程,開廠做字典,產品可以自然有人買,還可以僱用代言人,不需要赤膊上陣。只是他好端端的做上市公司主席卻不安份,要撈一個「最緊要識講」的立法會議員來做,便注定被人評頭品足。

立法會議員做些什麼?最重要是為人發聲,即「講野」。陶傑便說過,立法會議員連「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權利也沒有,只有「噴口水權」。口齒不伶俐要選立法會議員雖未至於等同太監想生仔那麼難,但也與失聰者想當音樂家一樣,多多少少要有貝多芬一樣的才能和一點奇蹟才可以。看看奧巴馬,只好口才一項已可以橫掃美國,那是政治家的天生本錢呀!

當然,立法會內講不到英文的議員應該不少。英文在功能組別的重要性,與其class成正比。若譚先生要與黃容根競爭漁農界代表席位,這口英文實在已很出眾。但若如譚先生般,據說要在資訊科技界出選,這口英文,可說有點失禮。若讓選民從譚偉豪與陳冠希中選一個代表,說不定大部份選民寧願選陳冠希──至少他會用mac機和會說好聽的英語。人望高處,行業代表這家東西,做不做到事沒有關係,莫非IT人要議員絕食爭取加人工?最緊要的,是「唔好失禮我」。這與港島居民看不起甘乃威和會計師想換掉譚香文並無二致,而這也是寶BABY的江湖地位如此穩固的原因。

講英文有地方口音本來沒有問題,講英文最重要是溝通得到。很多外國人也只懂一種語言,香港人兩文三語已很「強勁」。李光耀就刻意講新加坡口音的英語。本來外國人一樣聽得明白廣東口音,就像譚偉豪的好友葉劉一樣,一口廣東音一樣拿到史丹福碩士學位回來。葉劉的英文,只是聽得不舒服,但非常容易明白,為什麼譚生的英語有問題?因為即使香港人也聽不到他說什麼,溝通不到呀!

更令人驚訝的,是譚生的廣告,出了一句驚天動地的 winner take all。到底他的班底裡,有沒有英文好的人,可以幫他「執一執」這些出位的「言論」?萬一有外國傳媒訪問他,片段在外國電視播起來,真失禮死人呀!

譚先生四年前已經參選過立法會,這些年來,莫非沒有人告訴他,他講英文講不正、很難聽得明白?如果他願意下四年苦功惡補一下,沒有理由還是連Winner take all也讀得出!還是他就像一般老闆般,已經沒有人向他講真說話了?

真是,八十歲唔死都有新聞聽。

後記:網友心聲

徵得網友同意,刊登他/她的電郵內容,大家可看看,別人怎樣評價譚先生了。

Hello,

I am writing to draw your attention to a public speech made by Mr Tam at the IT Symposium 2008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gWnyoTYX1E) and hope that you can write an article to comment on Mr Tam’s inability to speak proper English. Please do everything you can to stop this man from representing HK IT Industry. Mr Tam will only bring shame, disgrace and embarrassment to HK, he is a complete idiot. I wonder how much damages he has done to HK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commerce centre. His public appearance every time only gives foreign investors more reasons to move their IT projects to mainland China.

Thanks and Best Regards,

2008年6月29日 星期日

政府騎呢中文(三):曾蔭權的垃圾「講話」

本來,speech有一個好聽的中文譯法,叫「演辭」/「演說」,但現在傳媒都說是「講話」,因為共產黨用「講話」,大家都轉軚「講話」了。可是,傳媒的編輯卻又非常崇洋媚外,布殊和白高敦就發表「演說」,曾蔭權的,就是「講話」。不過,演說不是人人會,但就你我都會講話。這樣,大家便明白,曾蔭權講的,與共產黨講的,一樣是垃圾。

(註:香港字改為電腦有替代的字眼,如「著」、「裡」、「教」,方便各位閱讀。)

主席女士:

  今日我在短時間通知下來到立法會(好明顯,這句是英文,為什麼不說「臨時決定出席立法會」,而說「短時間通知」?因為英文用慣了short notice),是本著一個信念,就是希望通過我就這個具爭議性議題的發言(這裡暗示:「成件事唔關我事架,不過我隻馬仔衰咗,咁我都要揹鍋,咪出來交代下囉!」睇到呢度,正常人都會火都黎埋。),向立法會和公眾作出全面交代。(作出是廢話,「交代」已是動詞,為什麼要找個「作出」來做動詞?)(為什麼不寫成:「...是本著一個xxxx信念,向公眾交代這件具爭議性的事件」,這樣不是簡潔一點嗎?)

   我發言會說明(「我會解釋」)擴大問責制的構想及設計,在隨後有關(「有關」是廢話)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動議辯論中,政務司司長、律政司司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及教育局局長均會發言,就政治任命制度、基本法原則、遴選程序、招聘過程作出清楚說明(又「作出清楚說明」,真死亡,為什麼不寫「....局長均會詳細解釋政治任命制度.....招聘過程」),釋除市民對擴大問責制可能產生的誤會(「釋除....誤會」?可真是高超用法,「化解...誤會」是否比較合理?「誤會」為什麼不寫成「誤解」?)。而今日,我相信行政與立法亦不應 再繼續內耗(「行政」和「立法」是兩個行為,兩個行為怎樣可以內耗?即使是英文譯過來,也應是「行政部門」(executive branch)與「立法會」(legislature)。為什麼不寫,政府和立法會?),反要同心協力,集中精神做好民生實事。

  對於擴大問責制引發持續的政治爭抝(Regarding the debate over expanding accountability system. 請問這是中文還是英文?),的而且確,我起初是(不需要「是」。不是寫英文,不用加個be做動詞)感到有些惋惜;(這裡不應該用;)也感到失 望。但回心一想,在特區政制發展的過程中,這是一場不能迴避;(這裡可以用頓號但不應用分號)也不應迴避的爭議,因為只有經過民意的理性爭論(爭論不理性,辯論才理性),大家深入思考,問責制才可不斷修正(佢好似只堅持己見,沒有聽市民的意見修改制度喎!唔好氹細路喎!),整個制 度走向成熟,從而建立廣泛的社會認受基礎。

  零五年十月十二日我在立法會上(不需要「上」,「在立法會上」是英文,不是中文。)發表我(不需要「我」字,「我在立法會上發表」已道出是「我的」。)第一份名為「強政勵治,福為民開」的施政報告。(這裡根本未完,中文是以一個完整意思為一句,這裡應該用逗號)當時我 認為官員問責制實行已有三年(「已實行三年」)(主語在哪裡?)證明有利香港有效管治。市民大體上已認同問責制(唔覺喎!),並期望它進一步鞏固完善(用錯了,問責制不能自己「鞏固完善」,英文可以用被動,中文不可以這樣寫,一定要寫成「(市民)期望政府完善該制度」。鞏固也用得很離奇,除非問責制是危險斜坡或危樓,否則為什麼要「鞏固」?)。零七年二月二日,我發表行政長官選舉競選綱領,指 出政制發展走向民主化(「政制民主化」便已解釋由不民主走向民主,毋須畫蛇添足)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改革,擴大政治任命,令更多官員肩負不斷擴張的政治工作是大勢所趨,我向市民承諾在任期內會實現擴大問責任命的建 議。


原文太長而且廢話太多,錯處和寫得不好的地方罄竹難書,所以不打算寫下去,各位有興趣閱原文,可到政府新聞處看。畢竟,做這些中文editing,是應該逐粒字收錢的。

如果這是一位大學畢業生寫的講稿尚可以原諒,但是,一個年耗二千多億元的政府,首長用母語講的「演說」寫成這樣,我只能說一句:「成何體統」?

政治家都要有一個好的寫手,因為政治家的演說,會不斷被引用。曾蔭權這篇稿,莫說是一個重要的演說,連用來做一篇普通的新聞稿或文章也不合格。

上樑不正下樑歪,政府首長的演辭只不過是共產黨八股和英文的雜種仔,想一想就知道,即使中文寫得蕭灑清雅,能旁徵博引,也不會為政府所重用,那市民又怎會對母語教育有信心?

又,這篇在曾蔭權的政治生涯中一定是一篇重要的講稿,但寫成這樣,曾蔭權竟然照讀無疑,可見曾蔭權自己的中文一定也很不堪,否則,這些全不是人話的東西,怎可出自自己的口?各位不信的話,試一試照著讀兩段,必然發現,這篇是火星文而非中文,一定讀至脷抽筋。

難怪,曾蔭權永遠只是「講話」而從沒有「演說」。

奉勸一句,政府文告垃圾頗多,各位家長寧願讓子女看愛情和武俠小說,也千萬不要給他們看政府文告。中文學壞了,救不回的。

政府騎呢中文(二):陶傑舉的例子

政府的中文騎呢,今天陶傑專欄節錄如下:

頭痛的肥哥哥 (蘋果日報)

首先,這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名稱,就是狗屁不通的。「經濟」當然包含了「商務」,人的一切商務,都是經濟活動。經濟就是經濟,「經濟發展」是多餘的說法,經濟當然要發展,經濟不發展,難道應該沉滯和倒退?如同閣下在酒家,想上洗手間,你只問侍應:「請問廁所在那裡」,你會不會問:「請問不淤塞、有自來水、以及有充足及質量及格的廁紙供應的廁所在哪裡」呢?

特區政府的中文很差,這一點全港有識之士都公認,這也是這個政府推行「母語教學」受到嘲笑的理由。中文差,當然不要緊,但政府官僚使用「不淤塞有自來水以及有充足及質量及格的廁紙供應的廁所」式的中文,就會形成基本邏輯思維的混亂。政府像一個舞池裡的領舞者,他領跳優雅的華爾滋,一池的舞客都跟著他跳,如果忽然他一呆,兩眼翻白,手舞足蹈,因為他啪了藥丸,大動作地Fing起頭來,全場的舞客,都會跟著他一起條條Fing。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疑似候選人宣傳信件

先旨聲明,我只是在電郵收到這個由「譚凱邦」發出的電郵,但不肯定是不是共產黨引我上釣(即fishing)的電郵,我在此只是就此電郵內容評論而已。祝各位好運!


各位:
  
  6月22日,我譚凱邦正式宣佈參選立法會, 九龍西區直選
  
  我對香港有一份希望(通常希望的量詞不是「一份」,因為不是pizza;而且希望多用作動詞而不是名詞,英文可以用,因為那叫做hope。寫中文真要用名詞,可選「一個願望」或「夢想」),希望香港有一個更適合(誰?中華鱘、香港人還是瑞典人?)居住的環境。(中文與英文最大的分別,其中一樣是怎樣才算一句句子。英文只要有subject有verb就可以是句子,但中文一般來說,是要意思完整來成句。本來上面也可以成句,但後面又有一條尾巴,其實這樣應該用「,」)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未來(廢話,全香港只有你希望「明天會更好乎」?)

  我相信未來的好壞(請問什麼是「好」的未來?很少這樣形容「未來」的,請問是不是潮語?)並不單從社會的經濟來衡量,更包括清新的空氣及良好的城市規劃。(未完,為什麼用句號?)所以我們應該支援(英文是support,但中文不寫「支援」,除非你真係好唔掂)一個綠色(請問 閣下全身邊部份係「綠色」?還是你指是黨色用綠色的民主黨和公民黨?)的候選人,把環保(你可以將「環保」放在公事包?)帶入立法會。
  
(I believe whether the future is good or bad does not solely depend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quality air and good planning. Therefore we should support a "Green" candidate who brings the voic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into the Legco.)

  如果你是九龍西的選民,請支持譚凱邦,投譚凱邦一票。
  如果你是其他地區的選民,請告訴你九龍西的親友,投譚凱邦一票,請你亦投你所屬選區一個環保的候選人(是否應寫成:「請你也投你所屬選區支持保護環境的候選人」?)
  
  希望你知道,你投出的一票不是屬於譚凱邦,而是屬於你還有你所愛的人的未來。謝謝。(I hope you understand that your vote does not belong to Roy TAM but the future of you and your loved ones. Thank you. 完全可以逐粒字譯做英文的,通常都不是好的中文!)
     
  我的參選經費有限,網路(香港不用「網路」,這是台灣的用法)宣傳是一個主要方法,希望你可以將這個email 傳給你所認識的人。(As I have limited campaign budget, online promotion will be my priority and I hope you can forward this email to your friends. 唉!)
  
  
  Facebook Group : 我要將環保帶入立法會
  
我的競選網頁內有更詳細的政綱,請直接點擊鏈結: 

Myblog.roytam-legco.hk

  訪問譚凱邦的blog
  
  謝謝你


立法會九龍西直選准候選人
  譚凱邦



英文不是我強項,但一般來說,正常的中文是不能如此輕易地連句子結構及字眼直譯為英文。這篇可以,因為全篇都是用中文字寫成的英文,請問這位「譚凱邦」先生,可否寫一份中文給我們看?

據說中文大學的學生都要讀大學中文。中文大學教出只能寫這種水平的中文的大學畢業生,是不是有損校譽?(如果這是真的譚凱邦所寫的話!)

政府騎呢中文(一)

相信政府公務員,至今還是主要以英文溝通,所以政府有中文主任一職,然而,當英文譯成中文時,難免出現攪笑的組合,只要市民留意一下,可省回不少買八卦雜誌的錢。

「廢物小組」
筆者見到這名稱時,幾乎「笑到反肚」,可惜不知何時被政府發現了,最近已修改了。

這是環境諮詢委員會屬下的三個小組之一,幾年前偶爾到環保署網站,看見這個小組名稱,英文稱為"Waste Subcommittee",而中文則譯作「廢物小組」。不知是否有小組成員不滿被稱廢物,所以現在名稱雖然改稱「廢物管理小組」,但在環保署的網頁仍畫蛇添足地註明這個小組有趣的「前稱」,歡迎大家趁政府未刪去這個有趣的名稱時瀏覽一下!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有線播政治廣告事件

藍天蔚的判斷力真差了點,上幾篇說有線電視有個由疑似候選人譚偉豪主持的節目講資訊科技,告訴人IT人要晚上才工作......原來實情不是這樣。今天《明報》報導,那個不是「節目」,而是廣告。

台灣和美國都有很多電視競選廣告,好不好看另一回事,那裡的法例就是准許競選廣告。但香港不准播政治廣告。應否容許電視播映政治廣告可以辯論,但是法律寫得清清楚楚的話,就應該遵守,不然就是刻意犯法或公民抗命。民間電台、一班立法會議員和司徒華為了公民抗命,已被檢控,現在這個廣告表面證據成立,政府至少應該主動調查。

《廣播條例》(第562章)附表四第12條這樣寫:
持牌人不得將任何屬宗教或政治性質或關於任何工業糾紛的廣告納入在其服務內。

至於什麼叫到「政治性質」,在條例中似乎沒有定義,或許要「留番同法官講耶穌」了。其實,如果香港容許賣電視政治廣告,藍天蔚相信,第一個會賣的,非田二少莫屬了,什麼時候會輪到譚偉豪?

Anyway,現在明報踢爆了譚偉豪賣廣告,從報導看來,他沒有否認賣廣告。我現在就看看,一直以來雞毛蒜皮也要管一餐的廣管局會不會主動調查,還是他們會偏幫疑似親大陸的疑似候選人!還有,報導引述譚偉豪聲言廣告開支不會計入競選經費,明顯剃廉署眼眉,我也想看看,到底廉署是一個怎樣的機構!

請不要再送國寶來香港

今天報章頭條:國寶中華鱘枉死!

有條魚死了,當然可以傷心,但沒有需要做頭版,也因為這樣,海洋公園可能會「怪責」某一前線員工。

老實說,這些所謂「國寶」的物體,本來好端端的是一動物,和猩猩、唐狗、家貓一樣,只不過是動物,可是卻不知為什麼,要安一個「國寶」的名字,令牠們與別不同,又要做大使,又要離開別井,這才是對動物最差最惡劣。為什麼不讓牠們好端端地留在原地?

好了,送出來也不要緊,可是,就如威廉王子總要上學一樣,可不可以只當他是一個普通的孩子?動物有生老病死,受自然界攻擊也不出奇,有什麼需要死了一條魚,既要鬧頭版、要曾蔭權出來說不怪責海洋公園。 (這是說話的技巧:唔講果句先係真,曾蔭權說「不怪責海洋公園」,潛台詞就是「雖然它做錯了」!否則曾蔭權應該說:動物之間互相攻擊是大自然規律!)。

好了,現在政府又花了好多公務員的時間與大陸聯絡,再送一條魚來。試想想,曾蔭權是不是要向大陸道歉道歉?曾蔭權做特首,有什麼事不好做,今天顧熊貓,明天顧魚,那麼照顧香港市民那部份排到哪裡去了?難怪施政報告都只有有錢人獲照顧,因為即使有時間照顧人,當然要先照顧有錢人,窮人沒時間照顧,便要學會「自力更生」呀!懂了沒有?

即使不計算曾蔭權花在國寶身上的時間所涉的公帑,現在養幾條魚又要造多一個水缸,那麼當然用多了水。香港的水都是政府津貼的,我們一年又花了多少公帑呢?

政府根本不需要找這些奇珍異獸來香港,所謂教育下一代都是無聊的廢話,其實,要教育下一代的話,政府應該將一些稍「平凡」的動物「展示」給下一代看。舉個例子,政府何不弄一個水族館,讓香港的小朋友看一看蝌蚪、青蛙、熱帶魚......,不是更實際嗎?

死了一條魚,全香港花這麼多氣力為什麼?還不是討好中央政府。老實說,看到這些新聞,我沒有如某環保團體所說感到很「傷感」,只是覺得很煩厭,一條魚死了就要找人負責,香港是不是真的要這樣呢?乾脆不來,不可以嗎?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環保觸覺主席參選立法會的矛盾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主席參選立法會,筆者極有興趣了解他如何能環保地做他的選舉工程。

這團體據說被有線電視一個節目質疑,所做的調查不科學又浪費,這是在小圈子流傳的笑話,筆者家境貧困沒有安裝有線電視,所以沒有看過。環保團體往往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既要推展環保運動,又免不了要污染環境。當然,他們可以反駁:如果我用三張紙,能令全港市民減用三十張紙,少用一些還是化算的。不過,到了今天,各種各樣的「環保產品」到底有多環保,筆者還是有疑惑。

以紙張為例,少用紙張是可以的,但是筆者認為循環再做紙張是最不環保的行為。紙張本來就是「天然」物料,所以用完棄丟在堆填區,迅即「化為烏有」自行分解,而且用於造紙的樹木,多是特別為了造紙而種植──否則無法應付全球紙張的需求!如果用紙不環保,食菜和食肉也不環保,看來全人類為了環保兩個字,要吸風飲露才行。

好了,倘若絕大部份紙張能天然分解,我們不是送往堆填區而是送到循環再造紙廠,用機器打碎、洗淨、漂白 (即使不用含氯的化學物),然後造出一些啡啡黃黃的紙張,所費的能源和產生的廢物可能比重新造紙更多,那麼我們為何要循環再造紙張呢?

如果筆者參選,遇上了環保團體少派宣傳單張的質詢,筆者一定如此答覆,但環保觸覺過去連市民用賀年花紙、上市公司印刷招股書也管,他今次參選為何不勇敢一些,做一次「環保選舉」:宣傳不派傳單、不郵寄競選敢物、不用宣傳車、不製造膠橫額、不為參選要製造任何形式的宣傳品或多耗能源,就只拿一個蘋果箱,站在街頭講出(不用大聲公)他的理念?如果他們連別人開燈也覺得浪費,參選簡直是任何環保團體也不應做的行為。然而,該團體的代表不敢承諾做一個環保選舉,只承諾「以環保物料製作競選宣傳橫額,並設置競選宣傳單張回收箱」。

如果上市公司印招股書是過厚及不適當地大量派發」、「加劇溫室效應」,那麼環保觸覺派代表參選則比上市公司更evil,完全違背了最基本的環保原則:少用!

如果今天人們所說的「支持環保」是遵照環保觸覺這樣團體所指示的方式生活,那麼,筆者完全不支持環保──雖然他們有權鼓吹這樣想法!

近一年半載,因油價昂貴,美國越多越多人使用「生化汽油」──以粟米提煉 ethanol代替石油,減少石油的用量。本來,粟米被視為可代替石油的產品,供汽車使用,巴西等地已大量開闢土地種植粟米,只是,日前閱《國家地理雜誌》得悉,墨西哥灣每年春夏都會出現「一潭死水」,農民種植玉米供應生化氣油,肥料源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產生algae bloom (不知應否譯作紅潮),最終令附近海域缺氧,海洋生物死亡。

什麼是環保?難說得很。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轉載:隔牆有耳:快譯通老闆開錯group (蘋果日報)

上一篇才寫了「毫股」上市公司主席譚偉豪,本來不應該再寫,以免影響本blog收視,但今早閱得蘋果日報一笑料,卻不得不寫。

藍天蔚實在難以想像為什麼一個上市公司的主席,可以假冒一個專業學會的名義開group。當然,譚主席有權澄清不是他的傑作,但誰有權用譚先生的facebook戶口?

Anyway,譚主席如此多笑料,有如現代版林亞珍,明明條路毫無障礙,她也可以踩狗屎,繼續下去,恐怕筆者的偶像周星馳和黃子華都要收山。各大收費電視頻道或許可仿傚電影《真人show》,全天候追縱譚主席動靜,即可為普羅大眾提供源源不絕的笑料,收視肯定勝過電視台的無聊處境喜劇和直播什麼立法會會議,或者什麼副局長和局長助理記者會,不知各大電視台高層可會考慮?



隔牆有耳:快譯通老闆開錯group


應該會出選資訊科技界快譯通老闆譚偉豪,最近facebook開個以「香港電腦學會」為名group,佢fans好似幾多,好快就add過百人,點知有網民踢爆,佢開呢個group前,並冇得到香港電腦學會批准,結果俾人投訴,香港電腦學會噚日發出澄清聲明,指譚生個group唔係學會出品。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李惠光噚日表示,學會出聲明係唔想有人誤會,以為有人冒認電腦學會去建立私人網絡。據佢了解,譚偉豪已答應摺埋呢個極可能惹人誤會group,八方噚晚向譚偉豪查詢後,個group無耐就人間蒸發。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IT達人? 譚偉豪 (後記:還是IT發達人?)

友人相告,據說今年將會參選資訊科技功能組別的譚偉豪 ── 而據說對手是莫乃光 ── 在有線有一講資訊科技的節目。朋友看過的評論是:好白痴,只是不明白,為何有線電視會做這節目,因為現在已是六月中,七月中所有參選立法會的候選人便開始登記,現在有線播這個節目,豈不是偏幫譚偉豪?

退一步而言,如果譚主席有驚世大發現,有機會提名諾貝爾獎 (例如拆了電腦硬碟才請人修理電腦),則全港傳媒天天以他做頭版,也沒有人會批評,可是,大家看看這個叫做「IT達人」的節目告訴我們什麼:



是的,就是告訴我們IT人晚上要工作!啊,原來有人晚上要工作的!真多謝譚主席告訴我這個發現。譚主席除了要告訴我們IT人晚上要工作,也不應遺漏了記者、修路工人(晚上交通沒有那麼繁忙)、的士司機,有如賽車手的亡命小巴司機、專看美國和英國市的金融業專業人才、七十一便利店的售貨員、卡拉OK的姐姐......相信如果譚主席不說的話,很多小學生會不知道香港有些人要晩上工作──因為他們的父母,多是由早上做到晚上他們睡覺前也不回家,他們不知道有些工作可以只在晚上工作!

譚偉豪稱自己是「IT達人」,相信「達人」是從日本傳至台灣的詞語,但香港人不懂,香港人只懂什麼叫「發達人」,片中還突出譚生是上市公司主席,看來譚主席想營造一個他靠IT發達的形象。可是,他並不靠IT發達,他那部字典,只不過是電子產品,不是IT產品(IT必有溝通的元素!),看了這個節目,才明白譚主席可能當上市公司主席當得太久,以為IT人只在晚上工作!筆者這才明白什麼叫做「何不食肉糜」!

這個節目第一「難頂」:當看的人是白痴。稍稍在商業社會工作過的人,不會不知道電腦伺服器要維修必在晚上,譚主席像發現新大陸似的告訴大家IT人要在晚上工作,只有對小學生和從不用電腦的牛頭角順嫂來說是新聞,於是叫十五歲的兒子千萬不可以選讀電腦,因為順嫂希望兒子每晚都回家喝湯,隔了夜的湯無益!

第二白痴,是如果一間公司大得有電腦部門的話,電腦部決不可能日間沒有人工作而只在晚間工作,難道電腦在日間不會失靈?真奇怪。

最攪鬼的,是臨尾那位扮秘書小姐的女士,說了一句「瞓醒覺就整好,IT人效率很高呀」......Oh come on, 唔好玩啦,如果架電腦真係要「瞓醒覺」第二朝先整好,我想香港與印度差不多,不能算是金融中心。不過,譚主席不管怎樣也是一個上市公司的大老闆,又自稱是IT人,沒理由連電腦系統不能「瞓醒覺才整好」的道理也不知道,莫非他的經驗是日常工作所見所聞?難怪過去兩年當恒生指數升了五成,譚主席「領導」的權智,股價卻跌了一半!為何譚主席不先解決了自己的溫飽問題,才投身政治呀?


註:股票價格圖表從yahoo.com.hk取得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同志們,反梁振英的戰鬥開始了

藍天蔚弧陋寡聞,今天才知梁振英有一個網頁(http://www.cyleung.hk/),不知多久之前設立,然而,梁振英設立網頁,即表示他覺得他競選特首的條件成熟了,開始累積政治資本了。

網頁將他由九九年起在報章發表的文章全部列出,還有傳媒報導也刊登了,不但介紹自己,還將報章關於他的報導全部掃瞄放上網,與一個競選區議員的候選人無異。

很久以前當我還是一個年輕人的時候,就聽過一位長輩說:「如果梁振英做特首,那我移民好了。」

梁振英是什麼人?大家心裡有數好了。根據他的網頁列出,一九八八年,他只是三十四歲,卻可以成為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的秘書長。「秘書長」在共產黨等於書記,大家想一想,梁秘書長的地位如何!基本法諮委的功能,就是要控制諮委的意見,不容出格的「意見」,不獲共產黨信任的人,不能登此位。現在梁振英還是漢華中學的校董。漢華中學是傳統左派學校,有悠久的歷史。筆者也曾讀過。那個年代,左派─即今日的親中團體─是過街老鼠,家人千叮萬囑要我不要透露自己在那裡就學,生怕生意外。那麼,什麼人有資格當漢華的校董。

算了,說多了也太長氣,太家明白就是了。藍天蔚相信,董建華和曾蔭權都不是共產黨員。香港人,應該有權知道特首的政治聯繫。梁振英日前公開與政府就最低工資政策打對台,問鼎特首之意路人皆見。但這恐怕是很多香港人不想發生的事。香港人,看來團結反抗梁振英執政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還有,為什麼梁振英可以將報紙scan到網站?複製報紙其實侵犯了版權,將報紙的電子版本放到網站更是罪加一等,因為他在發佈(publish)未經認可的複製侵權品。梁振英是否己就每篇報章向每間報館申請及繳費?否則便是侵犯了報章的版權,這個筆者很有興趣知道!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校長也寫不出通順文章,難怪學生不能

承蒙蕭sir蕭愷一抬舉,希望藍天蔚評一評這篇文章,藍天蔚不讀中文,但以寫文為生,以撩是鬧非為技能,以挑剔人為樂,就獻獻醜好了。但,筆者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明報的編輯不改一改?蘋果就不同,筆者一篇文,編輯覺得不好,於是找人改了,然後將作者改為「合寫」!唉,明報真會傷人心。還有,我真想知李校長主修什麼科。

教學語言政策與第二語言學習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校長李伊瑩) 明報2008-06-10

(誰? 為何沒有主語? 奇怪!中文多有主語,尤其寫公文或議論文,寫詩和小說可以例外)(在是多餘的,沒有「在」字完全不影響行文。)制訂學科教學及學習語言之時,除考慮到學生理解及思考能力之培訓外(什麼叫「學生理解及思考能力之培訓」?還是應寫成「除要考慮培訓學生的理解及思考能力的目標外」?),亦需照顧其第二語言的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習」?「學習」是動詞,為什麼要硬生生將這個詞語變成名詞?是不是畫蛇添足?),即英語之接觸面及運用機會,才最符合學生學習利益(唉,都唔知應該點改!)。然而,從教學語言政策與第二語言學習關係的角度來說(其實這句是廢話,有這句並不能令讀者更明白校長想說什麼。),究竟有關政策(這篇文好多「有關」,為什麼不寫「該政策」?)之目的是為了讓有優秀英語水平的學生(為什麼不寫「英語優秀的學生」?為什麼一定要有「水平」?)更全面加強第二語言的學習,還是藉此增加全港學生第二語言的接觸面及運用機會?(整篇文第一段應該是簡介背景,否則不懂背景的讀者根本不知作者在說麼,這是很基本的要求,無論寫中英文,都是如此,為什麼校長會寫成這樣?)

若為前者,鑑於整個思維是一種「精英」主義思想的延續(鑑於整篇文章都沒有主語,讀者不知作者在寫什麼。「延續」這詞語已是動詞,為什麼又變了名詞?),學生必須有一定「水平」才有「能力」用「全」英語學習,除非取消「合資格學生才可以運用全英語學習」的篩選規定(不合邏輯,取消了那個「資格」,便「係人都讀得」),否則不論以英中或英文班形式進行(什麼叫「英中」或「英文班」?是不是「英中」其實不是用英文?而且,進行通常是廢話),此分門別類(什麼分門別類?)現象及標籤效應實在所難免。唯如是者,甄選小六學生的機制必須有其信度(什麼是「信度」?)、效度(什麼是「效度」?一般人看不明,便等於廢話)及透明度,才合乎以「能力」分流的思維。同時,無論如何(主語?)亦不應「犧牲」任何一個學生的利益,故有八成半學生符合資格就可以開辦全英中或英文班,又或者少於有關數目(「有關數目」的「有關」也是廢話)就絕不能開設相關課程(用英文來寫就是related courses,哈哈哈!)等思維實不可取(這一整句,其實就已經說明,現時的制度,扼殺了一些有能力用英語學習的學生的前途,即筆者其實全盤否定按照有能力用英語學習的學生比例來決定學校是否可用英語教學的制度,但寫得不明不白,藍天蔚實在不知有沒有人看得明白)。另由於以學生英語水平為篩選條件,邏輯上較難界定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只適合或不適宜以英語學習某某科目云云(好難明喎!為什麼不寫「英語好的學生不一定就能用英語學習某些科目」?),因此「分科」以英語學習或教授的想法又略欠說服力。筆者只希望,當局若選擇繼續有篩選條件,就要貫徹始終,確保所有學生都得到公平公正的評估及教育機會(公平公正的...教育機會?哈哈哈,唔係啩?)(又覺得有條件是標籤,又不敢反對設這個條件,但又要有條件的話,都要達到一個她也認為達不到的目標,是否精神錯亂?),否則,反而又製造了另類的不公平現象及犧牲者。(唔通全中文或全英文沒有犧牲者?)

若為後者(已經唔記得「後者」代表什麼了!),則全港學生均需要或可透過有一定課時比例以英語學習其他學科,從而提升其第二語言的接觸面及運用機會(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verage and usage opportunities of their second language. 哈哈哈!)。只是現時(主語?)建議中以初中不超過25%的課時以英語授課或學習的指標,(主語?)未必能照顧六成被評為不適用英語學習的所有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差異固然大,就是對英語學習的意欲亦相距甚遠,且亦是在不斷變化中(即使英語水平相同,學習英語的意欲也可以差很遠,而且也可以變化,那麼,英語水平一樣的都不可以用英語授課是不是?這是什麼邏輯?),更何况有不少同學需銜接高中以英語作教學及考試語言的科目(咁即係點?即係更應該用英語?還是更不應該用英語?)。筆者以為,局方應慎重考慮有關(又「有關」?)「上限」(什麼是「上限」?)之指標,方符合所有學生學習上的利益,並符合專業決定之原則(局方考慮,又不是教師決定,怎樣「符合專業決定之原則」?)

分班標籤效應不容置疑

(主語?)要考慮提升(誰?)第二語言的接觸及運用機會,施行方法當然有校本考慮(唉!)。分班的標籤效應不容置疑,情况就如不少學校所行的精英班制度一樣。不過鑑於資源問題(什麼是「資源問題」?資源太多也可以是「資源問題」)、拔尖政策問題(什麼是「拔尖政策問題」?是沒有尖拔?太多尖?)、學生的能力或對英語學習意欲的強烈程度及分佈情况(??)與師資問題(看了這篇文章,大家都明白香港的師資有問題。)等,學校會有不同形式如分科精英班,或分班精英班(唉!什麼是「分班精英班?」)等模式出現,關鍵在於有關(無關就唔會寫,所以這個「有關」便是廢話。)學習(到底「有關學習」是學習什麼?)所佔學習時數的百分比及教授方法而已。

同樣地,分科有其優點,可減少標籤效應。只是在執行時,校內或許會出現一定阻力,如部分老師(終於見到主語了!真感動!)可能害怕影響一己科目的受歡迎程度及會考及格率,而不願意以「全」或「部分」英語授課,除非這是整校的政策。再者,分科會令學生的英語接觸面只集中在某一兩種特定科目範疇之句語運用上(so what?)

但無可置疑,學校確需在兼顧學生理解及英語學習的大前提下,因應校本情况而專業及適當地安排不同學習模式,因此,筆者建議局方能讓學校決定如何作出合乎校情及學生利益之專業安排,以落實校本管理精神。


批評容易建設難,但這篇文寫得太差。若要重寫,筆者會這樣寫:

日前教育局長孫明揚「放風」,表示考慮放寬實施了十年的母語教學政策,現時因有能力應付英語教學的學生比例不足而必須以中文教學的學校,日後可能有部分學生可以英語上課。筆者認為,政府在制訂教學語言時,除了要考慮學生用母語較能理解學習內容,達到培訓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外,也要考慮增加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才最符合學生的利益。然而,政府現時的教學語言政策,到底要讓英語優秀的學生更全面以英語學習?還是要增加全港學生運用英語學習的機會呢?

若要讓英語優秀的學生更全面以英語學習,則這是延續精英教育的思維,學生的英語能力要及格才可以用英語學習。若政府要貫切這種政策,則無論英語教學繼續保留現時的「英中」、「中中」形式,還是改為容許部份學校開辦以全英語授課的英文班,標籤效應實在所難免。政府在實施這政策時,甄選合資格的小六學生的機制必須透明和公開。



.....實在寫不下去了,因為下面的連邏輯也有問題,不是語句問題,實在都唔知佢想講咩!若這篇文章是會考卷,藍天蔚認為連C也不會,最多只應該拿一個D,上一代哪有權怪下一代的語文水平差?看這位校長,我相信即使她改寫英文,一樣是一篇垃圾。校長也如是,怎可怪學生?

2008年6月8日 星期日

給董玉娣中學各同學的信件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各位同學:

我知道你們有人在電郵中互相傳送這個網誌的網址,想必因為我近日在網誌要求撤銷你們一位同學的處分。

你們都是區內成績良好的學生,才有機會獲派一間英文中學,相信有能力理解什麼叫做言論自由。我如此建議學校撤銷你的的同學的處分,是基於香港人應該有言論自由。

獨裁自古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災難,在香港,遠的我們看見六四事件。今次,在大陸,年輕一代以為六四事件是暴亂、沒有屠城,因為大陸根本禁止在網上討論六四事件;近一點的,你們一定記得沙士的日子,那時候,不但大陸的官員隱暪了疫症,連香港的高官也隱暪了疫症。幸好香港的傳媒還有丁點的自由,去找出威爾斯醫院當時情況已很嚴峻,才迫使政府公開資料。換著是一個獨裁的地方,這些救了無數生命的記者,可能會因為「泄露國家機密」而被判監。

你們試想像一下,如果香港沒有了言論自由,歷史便會由政府控制,說不定十年之後,比你們年輕的下一代會認為二零零三年的七一遊行,是市民企圖推翻政府,但是你們很多人可能有親身經歷,明白那時為什麼會激起民憤,為什麼有五十萬人頂著大熱天遊行,可是,沒有言論自由以後,就是這樣一個世界。

好了,今天你們當中,有一個同學因為在網誌講了不中聽的說話被記了大過。或者有人覺得學校記大過沒有錯,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任何人都應該有權表達自己的意見呢?舉個例子,假設你們有一天,到保良局屬下的孤兒院參觀,參觀過後,覺得院方其實做得不好,孤兒之間互相打架沒有人理會,或者覺得有些孤兒看上去有點營養不良。你在網上發表這樣的言論,學校是不是也可以因為「影響校譽」,或者覺得你「影響辦學團體的聲譽」而記你大過呢?這樣是否公平呢?

你的學校開了這麼一個先例,會不會日後有其他學校也照辦煮碗,只要學生的言論不中聽就可以記大過,以便能「容易管理」一點?風紀會不會也有樣學樣?

到底學校根據那一條校規而記學生大過呢?學校有沒有權如此呢?如果學校只是因為要平息一些網上惡民的攻擊而記學生大過,是否欺善怕惡呢?學校有沒有保護過學生的言論自由呢?還是為了保護自己而犧牲了學生的前途呢?

不是說你們都要讀通職嗎?這是很好的通識討論題目,不知你們的張家邦校長,有沒有胸襟去讓同學討論一下學校有沒有做錯呢?

2008年6月7日 星期六

我的回覆

張校長:

本人和網友等待你的回信,早已望穿秋水,可恨你的回信猶如夢囈,只不斷重覆又重覆我們一早已聽厭了的廢話。而你根本沒有看過我們的留言,實在令人遺憾。

張校長,本人不知道你有多留意時事,但根據你的回應,你該早已留意四川的災情,也了解香港人很關心四川的事。不知你可知道,外號「長毛」的梁國雄議員,早在五月十四日便建議政府下半旗三天,哀悼四川的死難者,可是卻被立法會主席趕出了立法會的會議廰。可是不到幾天,中央政府卻宣佈下半旗三天。

張校長,你看見嗎?當一個政府、一班人只聽令一方的指示而禁制人民自由發言,輕則會做了一些蠢事,如上述的立法會主席,重則會死人,我所說的是真的死人。張校長,相信你年紀不太,不會這麼快忘掉沙士的事。在沒有言論的中國,如果不是有一個勇敢的醫生跑出來講真相,香港死怕不止死三百人。我知道董玉娣在屯門是一所名校,但是訓練一班沒有獨立思考、不講真說話的畢業生,就是你的教育理想了?難道你的學校只培養「發三師」,而你認為「發三師」不需要有獨立思考,不需要有完整的人格?難道你的學校,只要會考夠多A就可以了?只要老師預備的筆記夠好了,讓學生背完筆者可以摘A,就完成你的工作?

張校長,女學生沒有錯,即使有,也只是在不適當的時候說了不適當的說話,但是她講自己相信的說話這一點是沒有錯的,因此而受罰更是荒謬!

張校長,學生道了歉,但是學校做錯了卻沒有道歉,難道,你們連道歉的勇氣也沒有?

我們不是憤青,請你細心看看聯署的市民的留言吧!

藍天蔚

P.S. 張校長是尊稱,恐怕你已習慣人這樣稱呼你了,但這樣自稱寫下款,是不禮貌的。下款應該這樣寫: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校長

張家邦謹啟

終於收到張家邦校長的回覆

昨晚(6月6日)11:29分 (GMAIL時間) 終於收到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校長張家邦先生回覆:

藍天蔚女士或先生

多謝你的來信及對事件的關注。事件發生後,我們所做的都是以教育學生為出發點,輔導學生從事件中汲取教訓,希望透過嚴而有愛的教導,使學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長。該生現已重新投入校園生活,我們會繼續幫助她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現附上我們處理此事的重要記錄(按時序:由附件1起至附件4),希望你參考後 ,對事件會有更全面的了解,並明白到我們所做的都是幫助該生反省、痛改前非。至於該生能否將功補過,則視乎她日後的表現,如果她表現良好,又積極參與義工或社會服務,可透過學校的獎懲制度,爭取記優點,甚至記功表揚。

  再次感謝你對我們學生的關懷。
張校長


附件一

有關本校一學生在網誌上發表其個人對賑災言論的回應

本校一位中一學生於五月十七日(星期六)在網誌上發表其個人對四川地震賑災的言論,引起社會人士關注及討論。就此學校已聯絡有關學生及其家長了解事件,並即時作出跟進輔導。本校對事件感到遺憾及痛心,並向關心事件的各界人士表示歉意。

作為國家一分子,我們無不為四川地震慘劇感到哀傷。本校公民教育組主任在五月十四日(星期三)早會上帶領全體同學默哀,以悼念死難的同胞。沉痛之餘,我們更希望同學能為協助減輕受災同胞的痛苦,有着一份責任感和承擔精神,遂於十六日(星期五)早上進行關心送暖行動,全體初中同學進入禮堂,與留在教室中的高中同學,同步重溫傳媒報導,藉師生的分享,以期從個人、家庭、國家,乃至世界等不同層面,引導同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全體學生通過心意咭,抒寫對受災同胞的關懷,並藉捐款行動,伸出援助的手,體現國民身份的認同。事實上,當天活動中同學們的反應十分正面,共籌得善款三萬多元,反映了同學對國家災難的承擔。

本校對四川地震的關懷送暖行動仍會繼續,我們會更新每日有關「四川大地震」的報導,剪輯及播放新聞片段和專輯,並安排班主任課,由班主任與學生跟進討論。我們深信這點點滴滴的身教和言教,定能深化同學對國家民族的關懷。

「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戰勝這場大自然災害。」溫總理的話,對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來說,也是很好的提醒:人的價值,更勝於身外之物。教導同學正確的價值觀念是不容怠忽的,本校的輔導主任和該生的班主任已跟進輔導有關同學。對其稚拙的言行,傷害了許多人的感情,同學也深感懊悔,並已於其網誌發佈道歉聲明,懇祈各界恕諒。有關該生道歉聲明,見另一附件。另我們也會藉這次事件,透過公民教育科組活動,培育學生的同理心,謹言慎行,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

本校十分重視同學在品德價值之培育,承諾會不時跟進。在此再次向各界的關心表示謝忱。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九日




附件二


有關學生於其網誌發佈的公開道歉聲明

各位網民,香港以及中國國內同胞:

我是早前胡亂發表對四川災情言論的作者。

在17/5發表對四川災情的文章,我感到十分後悔。

在這裡 我衷心說聲 “ 對 不 起 ”

對於自己發表那些無情話,真是凌辱了四川災民及祖國同胞。我的說話真的非常過份。面對四川災情我不但沒有出任何力,還公開說這些過份的話,我真心感到內疚。

身為中國人應關心同胞,應團結關心災民,為他們出一分力,我現在明白即使自己只有幾十元,我也應該盡力幫助他們。

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四川災民連日受天災傷亡,而我就不單不懂關心他們,還寫了一大篇無知的文章。

校方,父母已經知道事情,老師父母已跟我分析了我的錯,我真不應說那些涼薄的話,不應如此不尊重別人,別人身在困境應伸出援手,不應無情對待。我知道我真的錯了,經過今次教訓我會改過,以後會懂得思考,說話前要三思,最重要是要懂得尊重和關心別人,做一個有良知的人,要懂得去愛。

我願意接受一切處分,我不會逃避責任。

最後,我衷心想說 “ 對不起 “



附件三

19/5 班主任課 – 問題討論指引

為了令班主任可以更容易掌握,並可以緊扣今次班主任節的重心,我們草擬了幾條引導問題,可供大家參考。

1. 你是否認為在網絡世界各人可以任意發表言論,甚至是一些失實、傷害別人的說話?有何後果?我們是否需要為自己在網上的言行負責?如何負責?
2. 你認為這次事件有何後果?有何影響?你會原諒那位中一同學嗎?
3. 你覺得為什麼這麼多網民對該位中一同學的言行不滿?當很多人不斷批評學校時,你有甚麼感受及會如何處理?(因應學生的答案可引申以下問題,重點是引導學生以客觀,恰當的方法回應。------你的處理手法是否恰當?會否造成反效果,反而令更多人受傷害?)
4. 當我們耳聞目睹一些天災橫禍,如緬甸的風災,即使和自己沒有直接或密切關係,你會有甚麼反應?為什麼國際間都會對這些受災地區施以援手?他們怎樣看待受災的生命?
5. 你覺得生命是甚麼?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尊重生命?


附件四


四川賑災言論事件最新發展

各界友好:

多謝你們對事件的關注,並提出寶貴意見。現就事件的最新發展向大家交代:

1. 事件發生後,有關學生對其言論傷害了許多人的感情,深感懊悔愧疚,經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的輔導及跟進後,其情緒已見穩定。同學自感要為所做的事負責,主動要求向全校師生道歉,並表示願意接受學校處分。本人感其誠心痛悔,接納了她的請求,於23/5/08(星期五)的早會上,她已正式向全校師生致歉。
2. 經學校訓導組商議後,決定記該生大過一個,以示其須為一己之言論負責。
3. 學校素來重視生命教育,希望幫助該生重整她的價值觀,因此要求她於日後
a) 多參與義工服務,從而學習關懷和付出;
b) 多閱讀心靈佳作選,並定期提交報告,藉此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4. 本人亦於早會中鼓勵全校師生接納及原諒該生,讓她可以重新投入校園生活。
5. 老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該生家長將繼續攜手合作,輔導及鼓勵她健康成長。


再次多謝你們的來信。

張校長

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去信保良局董玉娣中學張家邦校長

剛將約二百個簽名整理並電郵予保良局董玉娣中學校長,電郵同時寄送予傳媒,表達我們一班支持言論自由的人的關注。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張家邦校長:

本人藍天蔚,是一名博客。上月底,本人閱報得知 貴校一名女學生(saya shan)因在私人網誌撰寫一篇就四川地震與主流媒體看法不同的文
章,被人在網上傳閱及揭開身份後,遭大批網民批評並向 貴校投訴,雖然其後該女生已道欺,但本人從報章得悉, 貴校仍因事件處分學生,而且記了一大過,令本人感到難以接受。

首先,該女生以課餘時間寫網誌,並無觸犯法例,雖然網誌內容可能令部份人士感不悅及難以接受,然而,是次該女生只討論她對是否應該捐錢、對地震死難者等的看法,縱使有人不同意,也並非不尋常,而香港市民應有表達意見的自由──即使該些意見不為人接受。本人認為,學校無權就學生在校外的言論處分,記女學生大過的處分是越權。本人認為, 貴校今次以記大過處罰學生,受影響的,不單是該女學生,更是 貴校所有學生,以致其他在學的學生。經過今次事件後, 貴校學生意識到,若講出一些學校不同意的言論,可能會遭記大過,試問還有哪一位學生會敢感講真說話?本人實在不相信這是 貴校辦學的宗旨。

本人認為,學校應是循循善誘學生走向正途的地方,縱使女學生的言論有錯──這是見仁見智──學校不應以處分的方法處理事件,而應以其他方法,如讓女生體會失去親人的傷痛、了解孤兒的無助等方法,助她了解死者親人的感受,而 貴校所屬的辦學團體,相信有很多附屬機構能協助女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成長。本人認為,記該學生大過,可能會影響她日後的前途,基於一項受爭議性的「過錯」而做,處分是過重,也沒有給予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

最後,今次事件,學生當日已道歉,但本人自五月底兩度電郵予 閣下,希望 閣下重新考慮記該女生大過的決定,可惜 閣下從未回覆,電郵如被掉進垃圾箱,看來學生比學校更願意承認自己的過失,令人失望。現本人將在網上(http://www.petitiononline.com/girltyt/petition.html) 收集得的二百個簽名隨附件交予 閣下,希望 閣下考慮一下另一角度的意見,撤銷該女生的大過。上述內容乃本人意見,聯署者聯署內容及個人意見已夾附其中供 閣下參考。如有疑問,請以電郵 (lamtw.heidi@gmail.com)與本人聯絡。

藍天蔚
(聯署發起人)
(網誌:http://lamtw.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