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校長也寫不出通順文章,難怪學生不能

承蒙蕭sir蕭愷一抬舉,希望藍天蔚評一評這篇文章,藍天蔚不讀中文,但以寫文為生,以撩是鬧非為技能,以挑剔人為樂,就獻獻醜好了。但,筆者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明報的編輯不改一改?蘋果就不同,筆者一篇文,編輯覺得不好,於是找人改了,然後將作者改為「合寫」!唉,明報真會傷人心。還有,我真想知李校長主修什麼科。

教學語言政策與第二語言學習 (加拿大神召會嘉智中學校長李伊瑩) 明報2008-06-10

(誰? 為何沒有主語? 奇怪!中文多有主語,尤其寫公文或議論文,寫詩和小說可以例外)(在是多餘的,沒有「在」字完全不影響行文。)制訂學科教學及學習語言之時,除考慮到學生理解及思考能力之培訓外(什麼叫「學生理解及思考能力之培訓」?還是應寫成「除要考慮培訓學生的理解及思考能力的目標外」?),亦需照顧其第二語言的學習(「第二語言的學習」?「學習」是動詞,為什麼要硬生生將這個詞語變成名詞?是不是畫蛇添足?),即英語之接觸面及運用機會,才最符合學生學習利益(唉,都唔知應該點改!)。然而,從教學語言政策與第二語言學習關係的角度來說(其實這句是廢話,有這句並不能令讀者更明白校長想說什麼。),究竟有關政策(這篇文好多「有關」,為什麼不寫「該政策」?)之目的是為了讓有優秀英語水平的學生(為什麼不寫「英語優秀的學生」?為什麼一定要有「水平」?)更全面加強第二語言的學習,還是藉此增加全港學生第二語言的接觸面及運用機會?(整篇文第一段應該是簡介背景,否則不懂背景的讀者根本不知作者在說麼,這是很基本的要求,無論寫中英文,都是如此,為什麼校長會寫成這樣?)

若為前者,鑑於整個思維是一種「精英」主義思想的延續(鑑於整篇文章都沒有主語,讀者不知作者在寫什麼。「延續」這詞語已是動詞,為什麼又變了名詞?),學生必須有一定「水平」才有「能力」用「全」英語學習,除非取消「合資格學生才可以運用全英語學習」的篩選規定(不合邏輯,取消了那個「資格」,便「係人都讀得」),否則不論以英中或英文班形式進行(什麼叫「英中」或「英文班」?是不是「英中」其實不是用英文?而且,進行通常是廢話),此分門別類(什麼分門別類?)現象及標籤效應實在所難免。唯如是者,甄選小六學生的機制必須有其信度(什麼是「信度」?)、效度(什麼是「效度」?一般人看不明,便等於廢話)及透明度,才合乎以「能力」分流的思維。同時,無論如何(主語?)亦不應「犧牲」任何一個學生的利益,故有八成半學生符合資格就可以開辦全英中或英文班,又或者少於有關數目(「有關數目」的「有關」也是廢話)就絕不能開設相關課程(用英文來寫就是related courses,哈哈哈!)等思維實不可取(這一整句,其實就已經說明,現時的制度,扼殺了一些有能力用英語學習的學生的前途,即筆者其實全盤否定按照有能力用英語學習的學生比例來決定學校是否可用英語教學的制度,但寫得不明不白,藍天蔚實在不知有沒有人看得明白)。另由於以學生英語水平為篩選條件,邏輯上較難界定英語水平高的學生只適合或不適宜以英語學習某某科目云云(好難明喎!為什麼不寫「英語好的學生不一定就能用英語學習某些科目」?),因此「分科」以英語學習或教授的想法又略欠說服力。筆者只希望,當局若選擇繼續有篩選條件,就要貫徹始終,確保所有學生都得到公平公正的評估及教育機會(公平公正的...教育機會?哈哈哈,唔係啩?)(又覺得有條件是標籤,又不敢反對設這個條件,但又要有條件的話,都要達到一個她也認為達不到的目標,是否精神錯亂?),否則,反而又製造了另類的不公平現象及犧牲者。(唔通全中文或全英文沒有犧牲者?)

若為後者(已經唔記得「後者」代表什麼了!),則全港學生均需要或可透過有一定課時比例以英語學習其他學科,從而提升其第二語言的接觸面及運用機會(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verage and usage opportunities of their second language. 哈哈哈!)。只是現時(主語?)建議中以初中不超過25%的課時以英語授課或學習的指標,(主語?)未必能照顧六成被評為不適用英語學習的所有學生。他們的英語水平差異固然大,就是對英語學習的意欲亦相距甚遠,且亦是在不斷變化中(即使英語水平相同,學習英語的意欲也可以差很遠,而且也可以變化,那麼,英語水平一樣的都不可以用英語授課是不是?這是什麼邏輯?),更何况有不少同學需銜接高中以英語作教學及考試語言的科目(咁即係點?即係更應該用英語?還是更不應該用英語?)。筆者以為,局方應慎重考慮有關(又「有關」?)「上限」(什麼是「上限」?)之指標,方符合所有學生學習上的利益,並符合專業決定之原則(局方考慮,又不是教師決定,怎樣「符合專業決定之原則」?)

分班標籤效應不容置疑

(主語?)要考慮提升(誰?)第二語言的接觸及運用機會,施行方法當然有校本考慮(唉!)。分班的標籤效應不容置疑,情况就如不少學校所行的精英班制度一樣。不過鑑於資源問題(什麼是「資源問題」?資源太多也可以是「資源問題」)、拔尖政策問題(什麼是「拔尖政策問題」?是沒有尖拔?太多尖?)、學生的能力或對英語學習意欲的強烈程度及分佈情况(??)與師資問題(看了這篇文章,大家都明白香港的師資有問題。)等,學校會有不同形式如分科精英班,或分班精英班(唉!什麼是「分班精英班?」)等模式出現,關鍵在於有關(無關就唔會寫,所以這個「有關」便是廢話。)學習(到底「有關學習」是學習什麼?)所佔學習時數的百分比及教授方法而已。

同樣地,分科有其優點,可減少標籤效應。只是在執行時,校內或許會出現一定阻力,如部分老師(終於見到主語了!真感動!)可能害怕影響一己科目的受歡迎程度及會考及格率,而不願意以「全」或「部分」英語授課,除非這是整校的政策。再者,分科會令學生的英語接觸面只集中在某一兩種特定科目範疇之句語運用上(so what?)

但無可置疑,學校確需在兼顧學生理解及英語學習的大前提下,因應校本情况而專業及適當地安排不同學習模式,因此,筆者建議局方能讓學校決定如何作出合乎校情及學生利益之專業安排,以落實校本管理精神。


批評容易建設難,但這篇文寫得太差。若要重寫,筆者會這樣寫:

日前教育局長孫明揚「放風」,表示考慮放寬實施了十年的母語教學政策,現時因有能力應付英語教學的學生比例不足而必須以中文教學的學校,日後可能有部分學生可以英語上課。筆者認為,政府在制訂教學語言時,除了要考慮學生用母語較能理解學習內容,達到培訓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外,也要考慮增加他們接觸英語的機會,才最符合學生的利益。然而,政府現時的教學語言政策,到底要讓英語優秀的學生更全面以英語學習?還是要增加全港學生運用英語學習的機會呢?

若要讓英語優秀的學生更全面以英語學習,則這是延續精英教育的思維,學生的英語能力要及格才可以用英語學習。若政府要貫切這種政策,則無論英語教學繼續保留現時的「英中」、「中中」形式,還是改為容許部份學校開辦以全英語授課的英文班,標籤效應實在所難免。政府在實施這政策時,甄選合資格的小六學生的機制必須透明和公開。



.....實在寫不下去了,因為下面的連邏輯也有問題,不是語句問題,實在都唔知佢想講咩!若這篇文章是會考卷,藍天蔚認為連C也不會,最多只應該拿一個D,上一代哪有權怪下一代的語文水平差?看這位校長,我相信即使她改寫英文,一樣是一篇垃圾。校長也如是,怎可怪學生?

1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謝!

這篇文章,我看幾多次都看不明,改寫後清楚多了。

蕭愷一

hopingu 提到...

藍天蔚, 對不起, 我手痕痕將你篇批評文章e-mail 左李校長

匿名 提到...

佶屈聱牙的詞句反映混沌的思維, 學子在這位校長領導下的學校受教育, 若能成才, 肯定拜天資聰穎或前世積下陰德所賜.

藍天蔚 提到...

蕭SIR:

多謝提供這篇極品給廣大讀者!

藍天蔚

藍天蔚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藍天蔚 提到...

匿名:

唉,文章可能不是校長寫的,只不過由槍手代勞,但是校長是不是也應該看一看文章才出街呢?

藍天蔚

藍天蔚 提到...

hopingu,

不用對不起,我多期望有人如你般轉告校長,希望她將來能多多改進。

藍天蔚

匿名 提到...

我不相信, 校長係學校最得閒既人, 邊個咁得閒幫佢寫文wor!

匿名 提到...

不少人受英語影響,把動詞作名詞用。
那篇文章的第一段就有不少例子。

藍天蔚 提到...

匿名:

校長得閒,唔代表佢會/肯自己寫文。其他老師唔得閒,唔代表校長唔可以叫佢代自己寫文!

藍天蔚

藍天蔚 提到...

kmb59,

如果校長的文章只是將動詞當名詞用,只會令人覺得累贅,不會令人看不明白。

藍天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