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周一嶽的誤導 -- 隊冧強積金系列 (6)

醫療改革—錢從何來?往何處去?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 (刊於信報)

醫療改革諮詢展開至今七個星期,這裏先作一個中期小結。諮詢文件提出的改革建議繁多而且環環緊扣,會使人感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係你地政府刻意擾亂市民的意見先)。不少評論因而集中談融資,忽略了醫療改革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醫療制度和市場結構。我希望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談談醫療改革的願景。

醫療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善醫療制度,使資源可以更有效地運用(咁政府應該先公佈醫管局的詳細帳目,讓公眾知道醫療局有沒有亂駛市民的錢先),為市民提供所需的醫療服務,從而提升整體市民健康。如果我們站遠一點,可以看到今次醫療改革提出的建議,會產生幾個重大轉變。

一、改變醫療服務的重點:由目前把重點放在第二、三層醫療,以公立醫院為中心、以病為本的專科及住院治療服務,轉變為重點放在以人為本的基層醫療和預防護理,特別是家庭醫生與醫院服務的銜接,以及社區的醫療護理與其他服務的配套。(我也同意,因為最好大家唔病,一病就駛好多錢。舉個例,如果市民身體好,病的機會就會少,就不用這麼多公立醫療醫生。當然,如果空氣好一點,市民的呼吸道疾病又會少一點,可是,政府沒有處理空氣污染問題。但是,如果政府願意將資源放在「基層醫療」方面,而且做得好的話,則肯定社會的公共醫療開支會大幅減少,這樣,政府可能根本不需要做融資。政府是否可以先評估了,做好基層醫療後,公共醫療開支有多少?是否稅收可以處理,才攤些方案出來?)

二、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公帑資助的公共醫療服務,由現在單獨由公營部門以高資助水平提供,部分轉為以「錢跟病人走」的模式,以不同的公私營合作模式(例如購買服務、醫療券等)提供,增加中產人士的選擇及保障。這方面須落實基層醫療和公私營合作的改革建議,試行計劃亦已經陸續展開。(點解政府唔批地起私家醫院,加強醫院間的競爭,令價格下降,讓私家醫療成為更負擔得來的服務,而要強迫市民比多些錢用現時昂貴的服務?是不是政府受了私家醫院的壓力,開放市場會影響他們,因而不批地起醫院,令價格可以維持。限制了供應令價格高企,而市民被迫用貴服務?)

首重預防醫療模式

三、全民醫療安全網的功用集中在四個範疇:急症和緊急服務、照顧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提供先進而高風險及昂貴的醫療,和培訓醫護專業人員。部分服務可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提供,重點服務包括對低收入家庭和弱勢社群的服務將會維持高資助水平。(但政府的目的,就是收窄「低收入家庭」的定義。本來,五至六萬元收入的家庭,絕不能算是「低收入家庭」,但是當私家醫院不夠多,私營醫療服務價錢昂貴,則相對而言,五、六萬收入可能也算「低收入家庭」,政府根本就是強迫市民去買他們無力負擔的服務)這須強化醫療安全網、檢討公營醫療收費結構。

四、醫療模式變為首重預防:改變現在以治病為本的醫療行為模式,轉為以健康為本、重預防護理,並且持續提升醫療護理服務的水平和質素。這須落實基層醫療的服務模式,以及通過不同的公私營合作模式,包括購買私營服務、提供醫療券,以及通過其他服務監察措施去完成。(上面說過,如果預防有用,醫療開支應該會減低,我們還有需要做「醫療融資」嗎?)

五、政府角色的變化:政府除了繼續作為醫療系統的主要資源提供者外,亦要加強在資源投放以及服務監管方面的角色。(唔明)

社會價值觀問題

一個明確的轉變是,某類的醫療服務,私營醫療可以與公營醫療同時獲得資助,在同一服務架構下提供服務,兩者都要符合一定的服務水平和基準,(都唔明)而貫通公私營部門、串連基層醫療及醫院服務的,就要全港性的電子病歷系統。同時公營部門會繼續為全民提供醫療安全網,確保市民不會因經濟困難而不獲醫治。(I don't believe that)

在融資問題上,我再次強調,醫療系統的所有資源,都來自市民。現在市民一年通過交稅支付公營醫療資助三百七十二億元,支付公營醫療收費十七億元,通過私人購買和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支付私營醫療費用八十四億元,自費支付私營住院服務十九億元,自費使用私營門診服務九十五億元。所有的私營收費都受到往往不受控制的通漲的影響。這些市民的寶貴資源是否可以更加用得其所?我相信通過上述的醫療制度和市場結構改革,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這是誤導的。香港的稅收,有一大部份,根本不是市民繳交的。以印花稅為例,孫柏文告訴我買盤有八成是來自外國投資者,還有差餉,在山頂買大屋的大陸大款也進貢了不少。即使是薪俸稅,有很多是非本地居民在香港賺了錢要繳交的稅項。利得稅更不用說,有很多公司根本是外國公司。然而,如果改由市民供款,則變成每一毫子都完全來自市民。中產市民若果認為而家自己「比埋窮人果份」,就完全中了政府的計,以為醫療供款可以減輕自己的負擔,你地真係諗都唔駛諗)

我們希望改革可以減慢醫療開支上升的速度,但無可避免的是,未來人口結構轉變、醫療科技進步、醫療成本上漲,仍會導致醫療需求上升,上升速度仍會比經濟增長快。(但比人口老化的速度慢)

香港的經濟有周期波動,使政府的收入經常大上大落。若政府撥款不足應付時,我們到底應該加稅?還是應該加保、加費或作其他輔助融資安排?這不是一個對或錯的問題,不是一個錢從何來的問題,甚至不是一個錢往何處去的問題。這是一個社會價值觀的問題,亦是在諮詢第一階段,我們最希望聆聽到市民意向的問題。(政府不是有五千億放在庫房,有六千億放在外匯基金的累計盈餘嗎?經濟周期波動,政府的收入大上大落,但政府有萬多億儲備,政府不用,莫非留來讓曾俊華買港交所股票?)

沒有留言: